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唐三彩胡人牵驼俑,甘肃省博物馆藏。中国丝绸博物馆供图
(资料图片)
悬泉置遗址示意模型。文博圈供图
宋代景教十字纹铜牌,敦煌研究院藏。文博圈供图
13世纪回鹘文木活字,敦煌研究院藏。文博圈供图
17世纪土耳其式长袍,匈牙利布达佩斯应用艺术博物馆藏。中国丝绸博物馆供图
16世纪萨非王朝丝绸贴绣壁挂,匈牙利布达佩斯应用艺术博物馆藏。中国丝绸博物馆供图
古代敦煌留下了哪些域外来客的足迹?17世纪的匈牙利贵族穿着什么样的丝绸服饰?穿越千百年时光,古丝绸之路上的两个重要节点,如今又在西子湖畔“链接”。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日前,以“丝路同行互鉴共赢”为主题的“2023丝绸之路周”在位于浙江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一系列特色展览和活动在海内外反响热烈,再度验证了丝路文化千年不衰的魅力,续写了丝路故事的时代新篇。
敦煌珍宝再现丝路辉煌
丝绸是古代中国的伟大发明。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丝绸就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从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起,敦煌便是丝绸之路交通枢纽和西域门户,“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形成了各民族和谐共处、多元文化交融的盛况。
“2023丝绸之路周”主展览“文明大观: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设置了古代敦煌的政治与经贸、古代敦煌的社会与生活、敦煌与浙江的千年之缘、敦煌洞窟与壁画艺术4个单元,展出文物170余件(套),包括甘肃敦煌出土的丝绸、简牍、画像砖、经卷等,其中一级文物达30多件(套),多数文物为首次来浙江展出。
展厅“C位”是栩栩如生的唐三彩胡人牵驼俑,生动再现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胡商形象。胡人俑身穿翻领大衣,仰头挺胸,右手握于胸前,左手握于腰间,呈牵驼状。身后的骆驼俑昂首向上,张口露齿,似在朝天嘶鸣。
东汉铜牛车、晋代“敦煌库”铜弩机、北朝陶井、唐代石棋子……一件件文物勾勒出丝路重镇敦煌的历史风貌。
一枚敦煌太守简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敦煌郡是汉代河西四郡之一,郡的主要官员是太守、丞和长史。敦煌太守不仅要管理敦煌六县的日常行政事务,领导玉门等4个都尉驻防边界,把守阳关、玉门关,还在一段时期里直接管理西域的驻军和屯田,在维护国家统一、保障丝绸之路畅通、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抵御外来入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悬泉置是敦煌郡内一座官方邮驿机构,承担了迎送官员使者、传送信件物品的职责。20世纪9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敦煌悬泉置遗址发掘木简3.5万多枚,其中有字简2.3万多枚,内容多为邮驿资料和中外交往方面的记载。展厅里可以看到悬泉置遗址模型和悬泉置出土的传车简、运茭简、封检简等,反映了敦煌是中原与西域交流的重要窗口。
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往来之路,也是各种思想、文化、宗教交融汇聚之地。北凉高善穆石造像塔体现了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这座石塔出土于甘肃酒泉石佛湾子,是中国发现的最早一批石造像塔中最为精美的一件,保留了印度、犍陀罗佛塔的造型特征,又融入易经八卦和北斗七星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塔整体为黑色砂页岩质,塔基已佚。塔基上为圆柱覆钵形塔身,上刻隶书发愿文与经文36行,纪年为十六国时期北凉承玄元年(428年)。上顶是瓶形覆钵,开8个圆拱龛,7个龛内刻禅定坐佛,一龛内雕交脚弥勒。覆钵之上有七重相轮,顶端宝盖象征天穹,阴刻北斗七星。此石塔是最早出现八卦的实物资料之一,开创了中国特有的八面佛塔的先河。
景教十字纹铜牌也是丝绸之路文化交融的证物。铜牌出土于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年代为11世纪,是一枚可佩戴的徽章。牌饰以十字架为骨干,各端均伸出圆环,环外缘有鸟喙朝逆时针方向的鸟头,共4只,其中1只略残。圆环和十字架以及鸟头部分均有凹槽,原镶嵌物已无存。
中国丝绸博物馆陈列保管部主任王淑娟介绍,景教是唐代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托里派,十字架牌饰是入教者信仰的标志。牌饰以十字为骨干,变化出多种样式,外缘多呈六角形或八角形,常作展翅鹰形,还有单身双头鹰或两首相对鹰形(对鸟形)。这种鸟形纹样源于古希腊和西亚纹样系统。牌饰背后往往有钮可佩戴,也作为押印使用。
敦煌研究院收藏的回鹘文木活字是世界上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活字。在莫高窟的6个洞窟里共发现回鹘文木活字48枚,每枚木活字表面均有墨迹,说明曾被使用过。这些木活字中有名词、动词词干、词缀、字母、标点符号等。根据敦煌地区回鹘人活动的史料以及莫高窟兴衰的历史信息推测,回鹘文木活字的使用时间应在12世纪到13世纪上半叶之间,比德国谷登堡使用金属活字早200多年,开创了拼音活字印刷的先河。
展览第四单元展示了1∶1复原的莫高窟285窟,并将217窟壁画中的青绿山水画进行艺术化分屏展现。285窟是敦煌石窟中有确切开凿年代的最早的洞窟。窟内北壁有西魏大统四年(538年)、大统五年(539年)发愿文题记,说明此窟建于此时。这座有着“中国万神殿”之称的石窟不仅展现了佛教内容,还融合了道教、印度教、婆罗门教、古希腊神话等元素。观众可以走进复制洞窟内近距离欣赏精美的造像和壁画,感受东西方多元艺术交汇融合的魅力。
花开异域见证文明交流
丝绸之路上流通的不只是丝绸等物资,还有丝绸生产制作的工艺技术。至7世纪,东起日本、南至印度、西至欧洲,多个国家都有了丝绸生产。世界各地的人们利用丝绸制作服装,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民族和地域特色。
本届“丝绸之路周”的主宾国匈牙利是古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也是第一个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欧洲国家。一件件充满匈牙利特色的丝绸文化展品飞越万里来到中国丝绸博物馆,在“丝路绮粲:16—17世纪匈牙利艾斯特哈兹家族丝绸服饰展”上亮相。该展分为“男士服装”“马匹服装、马具、武器和武器箱”“家居用品”3个单元,呈现了匈牙利艾斯特哈兹家族的丝绸服饰、床罩、波斯挂毯、奥斯曼土耳其马饰和镶嵌宝石仪杖、仪式用马刀等展品共计34件(套),展品均为首次来中国展出。
步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色彩绚丽的方形壁挂。
“这是16世纪萨非王朝的皇家挂毯。”中国丝绸博物馆国际交流部副主任周娅鹃介绍,挂毯四边有环绕飞翔的104个天使,还有东方文化中的龙与凤。“这幅丝绸贴绣壁挂是艾斯特哈兹系列藏品中唯一的波斯作品,被称为‘布达佩斯贴绣’,同时还融入了东方文化元素,独具特色。”
挂毯中央区域有一个拱形门洞,下方是一个人物繁多的场景:一位年轻的君主(可能是萨非王朝的沙阿·塔赫马斯普一世)坐在华丽的宝座上,与宫廷宾客一起宴饮狂欢。
“这次展览的展品都来自匈牙利布达佩斯应用艺术博物馆。从展品的选择到报批、运输、布展,双方工作人员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光是沟通邮件就多达200封。”周娅鹃说,以萨非王朝壁挂为例,因为尺寸较大,展陈条件要求严苛。为了让这件重磅展品和大家见面,中国丝绸博物馆专门定制了一个与之尺寸匹配的玻璃展柜。此次展览是这幅壁挂2003年修复后首次在匈牙利以外的地方展出。
16—17世纪,匈牙利首屈一指的显赫家族艾斯特哈兹家族从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购买最昂贵的丝绸,量身定制服装,饰以黄金珠宝。展览中有13件艾斯特哈兹家族男性成员的礼仪服装,备显精致奢华。
一件红色丝绸面料的土耳其式长袍,表面满饰花纹繁复的编织物,这些编织物由银镀金线和银线、镀银丝和银丝以及闪亮的金属薄片制成。长袍的正面饰有8组设计精巧的珐琅扣,由心形、半心形、手形、郁金香、白鸽等图案组合而成。当长袍被系紧时,前襟两边的半颗心合成一颗完整的心,鸽子相对而视。据介绍,这件礼服很可能是帕尔·艾斯特哈兹王子1682年与伊娃·托科利结婚时所穿。
“中国丝绸技艺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欧洲,在匈牙利开出绮粲之花。”周娅鹃说,此展览呈现了16—17世纪匈牙利贵族的华美服饰、礼仪风尚,彰显丝绸之路对于丝绸文化传播的贡献。
同期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的还有“璀璨明珠:匈牙利人文摄影展”,以摄影作品展示匈牙利人文风情。
多彩活动弘扬丝路精神
除了精彩展览,本届“丝绸之路周”活动期间还发布了《2022年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年报》。该年报由6个国家的21位文化遗产领域专家共同整理编撰,包括2022丝绸之路十大考古发现、十大展览、十大学术专著、十大文化事件榜单。
十大考古发现榜单中有4处中国的考古遗址,两处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别是奇台县唐朝墩古城遗址和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其他两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的望牛岭汉墓和浙江省温州市的朔门古港遗址。
朔门古港遗址规模庞大、体系完整、内涵丰富,集城市、港口、航道航标于一体,再现了宋元时期温州港的繁荣景象,堪称海上丝绸之路的绝佳阐释地,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此外,土耳其乌鲁布伦沉船、沙特阿拉伯法拉桑群岛古罗马遗址、以色列纳哈勒奥梅尔遗址、俄罗斯古梁赞城窖藏、巴基斯坦比尔丘陵佛教遗址和越南胡志明市GiongCaVo港口遗址也榜上有名。
据悉,“2023丝绸之路周”期间,线上线下陆续开展了丝路文物海报接力、“遗产点亮丝路”直播、“百馆百物”视频接力、“经纶讲堂”、丝路主题工坊等系列活动。在主场活动开幕当天,举行了“丝路之夜·数融之夜”暨“SROM海上丝绸之路云上策展大赛”颁奖典礼。该项大赛吸引了国内外120余所高校和20余座博物馆及广大设计师的关注和参与,共有200余支队伍800余人参赛。
“活动开幕以来,博物馆人气火爆,参观者通常需要提前好几天预约。”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季晓芬说,不少观众认为展览内涵深厚,希望能有更多生动易懂的讲解。针对观众的需求,中国丝绸博物馆增加了志愿者讲解,同时延长每日展览开放时间,包括馆长在内的策展团队核心人员也将加入导览和讲解队伍。
今年10月,中国丝绸博物馆策划的“超越历史和物质——中国丝绸艺术精品展”将亮相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展览从丝绸传统技艺、丝绸服饰设计、丝绸纤维艺术等角度,体现当代中国人对美的认识与追求。
“文明的进步来自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季晓芬表示,希望通过“丝绸之路周”系列展览和活动,让海内外观众感受千百年前祖先们的伟大智慧和多元交融的丝路文化,传承和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和“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
新闻链接
“丝绸之路周”是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活动。
首届“丝绸之路周”主场活动于2020年6月在浙江杭州举行,主题为“互学互鉴促进未来合作”。活动期间,13个国家合作的“世界丝绸互动地图”项目启动,这是文化遗产领域首个由中国学者发起、主导,多国共同实施的重大学术项目。
“2021丝绸之路周”主题是“多元共存和包容发展”,在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和福建福州三地设立分会场,在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活动。开幕式上推出“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SilkRoadOnlineMuseum,简称SROM),该平台由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国内外40余家博物馆共同建设,致力于促进丝绸之路沿线文博资源互通共享,实现云上策展。
“2022丝绸之路周”主题是“民族融合,共同繁荣”,邀请青海省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作为主宾省与主宾国,共同举办系列活动。“丝绸与丝路:从杭州到撒马尔罕”展览由中国丝绸博物馆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博物馆合作举办,介绍丝绸在中国的起源和生产以及丝绸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和应用。该展览长期落户撒马尔罕。(记者 窦瀚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8月01日 第07 版)
上一篇:宝马7系(关于宝马7系介绍)
下一篇:最后一页
-
艺术家边剃头,边作画,用10万根白发创造“新东方明珠”这是一幅发人深思的画作。近日,上海艺术家杨烨炘走出封闭2个月的家门,以行为绘画的方式创作了《新东方明珠图》献给上海。杨烨炘以疫情期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