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险数统计,2022 年国内插电混动车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同比增长 136.8%,渗透率从前一年的 2.6% 提升至 6.2%。其中,非限购城市表现抢眼,插电混动销量增幅达到 171.1%,市场占比则从 63.7% 提升至 72.9%。而且,随着中国最大的插电混动市场上海,从 2023 年起正式将插电混动车型纳入限购行列,一个清晰的信号已经释放出来:所有定位主流市场的品牌,需要也必须要将插电混动车视为 " 新时代的燃油车 ",才能形成对燃油车市场的节能转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所以,2023 年中国新能源市场的主题之一,就是插电混动市场从解决牌照与限购问题的 1.0 时代,全面进入提升主流消费者用车体验的 2.0 时代。而在插电混动的 2.0 时代,中国品牌迎来了改写外资品牌在中国主流市场几十年以来主导地位的最佳机会。
2022 年中国品牌在国内插电混动市场的份额高达 89%:比亚迪 2022 年销量同比增长 122%,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主流市场用插电混动动摇了合资家用车的基盘;理想、AITO 两个新势力品牌之所以能快速成长,成为网红品牌,关键之一在于用增程式技术路线影响了原本合资高端车乃至豪华品牌的用户群体。相反,此时外资品牌对于插电混动的态度与投入,与中国品牌都已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整个插电混动市场,在 2023 年将是规模持续扩大的增量市场。这里就会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第一,现在占据主导优势的中国品牌,将会继续攻城拔寨,在主流市场蚕食合资品牌的份额;第二,消费人群和需求将进一步多元化,插电混动市场会进一步细分,插电混动车型的体验也会进一步升级。换句话说,插电混动市场不会始终是一家独大的局面,更多有技术储备、有特点、能发掘潜在需求的品牌,也会有更多的市场潜力。
插电混动市场的下一步,往哪走?
消费者会因为什么去买一台插电混动车?
这个问题,放在两年以前,大概率得到的答案,就是一张不用摇号、不用拍卖的绿牌。过去,插电混动被当作是从燃油车向电动车过渡的品类,它的优势并没有体现,劣势反而严重影响体验。消费者只是单纯地把插电混动,看作是解决牌照问题的鸡肋产品。
2022 年插电混动车销量最高的 10 个城市,依然全部都是限购城市或是限行城市。但是,一方面对牌照有刚需的限购城市,除了上海与深圳外,插电混动销量对其它城市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另一方面,限购城市的插电混动车增速,都已经显著低于整体水平,上海和杭州 2022 年的插电混动销量同比增幅,已经滑到了不足 60%,这其中上海甚至还包含了最后一年政策收紧前的刺激作用。
2022 年的油价飞涨,推动主流消费者选车时的油耗权重快速上升,但是消费者又不愿意以牺牲车价为代价换省油,于是,一批油电同价、以电为主的插电混动车型,快速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并将使用成本与使用体验上的优势转化为消费迁移。而在树立了品牌认知后,随着规模的崛起,二手车保值率也处于向好的形势。
这两种构型其实属于 " 表亲 " 关系,都可以做到城市用电、长途用油、内燃机稳定工况串联发电,区别在于串并联构型多出了发动机直驱的工况。无论是 P1+P3 串并联构型还是增程式构型,都能解决消费者绝大多数城市工况下的油耗问题,只要有固定的充电条件,配合一定容量的动力电池,日常行驶基本可以做到零油耗或者是发动机稳定运行的低油耗。
于是,在 2022 年插电混动热销后,省油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口碑。
为什么这一点对主流消费者同样重要?因为回归汽车的本质,一辆插电混动车型做到安全、性能、好开,是进一步扩大使用场景,形成对燃油车全面超越、彻底替代的关键。
比如现在的燃油车,可以在任何工况下确保性能的一致,消费者完全不用考虑在城市开和在高速开的区别。但是串并联构型和增程式构型,性能上最大的短板就是在中高速区间。前者在发动机直驱工况下,由于发动机高效运行区间狭窄且缺少调速装置,高速再提速能力以及此时的发动机 NVH 都不容乐观;后者则是在低电量下,高速或者爬坡这样的大功率工况很容易出现功率受限、加速无力甚至失速的情况。
再比如,消费者可以把一台燃油车当成是 " 功能车 ",但是一台以电为主的车型,消费者天然就会认为它有先进的、数字化的智能体验。否则,一味谈节油的插电混动,和那些无聊的日系家用车有什么本质区别?又怎么能打动日益多元化的新生代消费者?
2023 年插混市场,怎样的品牌有潜力?
如上所述,当插电混动全面开启替代燃油车的进程,想要做到在插电混动市场获得快速发展的品牌,我们认为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 敢于去革自家燃油车的命,把产品开发、渠道、营销资源全面投向以电为主的插电混动车型上。
2. 拥有多元化的插电混动产品矩阵,并且有完备的产品规划支持后续产品不断推出。
3. 插电混动车型不仅只是节能,还要更具性能和智能,全面超越同级别、同价位燃油车型。
拿这三个条件,我们不妨来衡量一下 2022 年国内插电混动车发展进程靠前的品牌,看一看谁有可能在 2023 年赢得更多的机会?
第一类就是榜首的比亚迪,它既是全球第一个停产传统燃油车的主流车企,在产品的丰富度、规模化后的成本控制上也都处于领先地位。2023 年凭借已建立的品牌认知以及一系列体系实力的支持,仍有较强的增长惯性。
第二类是主打增程式的新势力或者新品牌,包括理想、AITO 和长安深蓝。这类品牌在初期依靠一两款爆款单品站稳脚跟后,需要更多不同细分市场的产品来实现规模扩张。同时,由于增程式系统的技术特点,增程式的车型往往定位于中高端,向下竞争的难度较大。
第三类是主打 P2 架构的欧系品牌,包括大众、奔驰和宝马。欧系厂商在向新能源时代的转型中,并没有充分重视插电混动的价值,技术构型上只是将老旧的 P2 架构沿用至今。这种单电机架构工况单一,混动状态下无法同时进行充电与发电,导致馈电油耗较高,在最基本的节能上都缺少产品优势,受众只会越来越窄。
第四类就是拥有庞大燃油车体系与消费基盘,并在向新能源积极转型的中国品牌,包括吉利、领克。吉利汽车集团的新能源转型是一场大仗,而领克作为集团中具有先锋属性,同时最强调个性化的品牌,与插电混动市场的发展方向,有独特的契合点,也是我们看好会在 2023 年快速成长的品牌之一。
同时,领克全面电气化的决心和战略目标的激进程度,也走在了转型期品牌的前列。2023 年开始,领克将全面停止纯燃油车型研发,专注于新能源研发。2023 年领克还将推出搭载的全新车型,将插电混动的销量占比提升至 50%。到 2025 年,领克全系产品都将搭载智能电混,实现全系产品电气化,所有新能源产品将会实现制造碳中和。
同时,领克智能电混车型的长续航,是消解新能源汽车补能焦虑有力的保障。领克 01 EM-P 在 WLTC 工况下的综合续航达到了 850km,领克 09 EM-P 远航版的 WLTC 综合续航则达到 1100km,在续航挑战活动中实测甚至抛出了 1323km 的成绩,远超同级别燃油车。
提到乐趣,首先自然就是驾驶乐趣。领克智能电混车型中目前最具代表性的领克 09 EM-P,仅用 5.9 秒就可以完成 0-100km/h 加速。这个成绩放在一辆超过 5 米车长、车重接近 2.5 吨的大尺寸 SUV 上,与同级别燃油车普遍 8 秒、9 秒的加速水平相比,消费者得到的加速体感差异甚至会比表面数字的差异更大。而且,所有搭载三挡混动电驱 DHT Pro 的领克智能电混车型,都有 " 弹射起步 " 模式,在 80-120km/h 的高速加速场景下还能通过主动降挡提升加速,完全颠覆了混动系统为了节油而刻意压制动力输出的传统印象。
在未来 3-5 年的中国主流新能源汽车市场,任何一个想要竞逐的品牌都将面临一场技术 + 供应链 + 市场培育 + 品牌认知的全方位硬仗,领克同样也不例外。但是,想要在新能源时代中国汽车市场格局重塑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场硬仗领克必须要打,而且领克不仅要做参与者,更是要突破混动市场中一成不变的惯例。
这代表了领克对品牌基因一以贯之的坚持,同时也将为领克赢得未来 3-5 年主流乘用车市场的新增长空间,打下坚实的基础。
写在最后
消费的痛点就是品牌的机会。当插电混动对消费者的利益,从解决牌照问题到解决节油问题,再到解决全方位体验提升的问题,这个时代需要有创新技术的诞生。想要让插电混动车成为 " 新时代的燃油车 ",就一定要让插电混动车的特质丰富起来,让不同需求的主流用户都能找到适合的产品。此时,谁能满足用户对于 " 全都要 " 的潜在需求,谁就有可能在规模潜力巨大的混动市场建立属于自己的规则。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在 2023 年的插电混动市场关注领克的原因。领克智能电混将混动系统从单纯的节能变为节能 + 性能 + 智能兼备的体验,提升了混动系统内涵,让用户不纠结、不妥协,让有多样化出行场景需求的用户获得最大的满足感,这是领克品牌在全面向新中,引领市场发展的关键。
-
艺术家边剃头,边作画,用10万根白发创造“新东方明珠”这是一幅发人深思的画作。近日,上海艺术家杨烨炘走出封闭2个月的家门,以行为绘画的方式创作了《新东方明珠图》献给上海。杨烨炘以疫情期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X 关闭
X 关闭